党员干部为民服务,究其实质就是要解决好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这一根本性、基础性问题,着眼于百姓想什么、盼什么、需要什么,把群众满意不满意、答应不答应、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准绳。党员干部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工作生活,都不能脱离群众,都必须时刻想着群众。
衡量干部是否合格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其能否充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能不能设身处地的为身边的群众着想。每名党的干部都应努力增强宗旨意识,做到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,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。
坚守人民立场,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党奋斗的最高目的。就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不论是深化改革,还是推进法治;不论是发展经济,还是治理社会,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、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、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。
党员干部要善养责任心,敢于担当,要增强使命感、责任感和忧患意识,时时想到自己的责任,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公仆心,切实做到讲实话、知实情、出实招、办实事、求实效,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实上去,要坚持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、踏踏实实为民做事,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希望。